真如老師 》廣論止觀初探0006_無散亂心正思法義

 廣論止觀初探0006已於今11/21 ()中午12 點登場!

老師於前幾講次開播時都會上線,關心大家的學習狀況,而且還會即時回應哦;請同學們盡量能撥空準時上線一起學習,作師所喜🙏

祈請老師今天也能親臨上線陪伴弟子們的學習🙏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的YouTube 頻道

https://reurl.cc/2gNZva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的網站

https://reurl.cc/14MZpp


 

真如老師開講的「廣論止觀初探」已經發佈到第 5 講了,老師問過的問題,您能回答幾題呢?

 

https://www.facebook.com/bwsangha/posts/2681174198859238

 

第一講

1. 大乘當中最主要的修持是什麼?

2. 修行人為什麼要學習止觀?

3. 什麼是〈奢摩他〉,特色是什麼?什麼是〈毘缽舍那〉?

4. 可不可以只修〈毘缽舍那〉或只修〈奢摩他〉?

5. 為什麼我們要看見「空性」的內涵?

第二講

1. 如果獲得了〈奢摩他〉,夠不夠呢?

2. 佛陀離開了王宮,走向了苦行林,想為我們找到一味解藥,那味解藥是什麼?

3. 在證得空性之前,最重要的是什麼?

第三講

1. 精進度的定義是什麼?

2. 嚴重的各種惡業會感得什麼?

3. 靜慮度、般若度的「度」字,義譯是「到彼岸」。何處是彼岸?是增上生、出離生死輪迴,還是佛地?

4. 〈奢摩他〉是內道與外道都必須修持的一種道,外道和內道修持有什麼不一樣?

5. 如果我們的心沒有辦法安住在善所緣,心會什麼也不緣嗎?會老老實實待著嗎?

6. 「由是引發止觀雙運道,速疾相續生起求加持」是要生起什麼呢?

第四講

1. 為什麼《廣論》的後二度前面,加了「別學」兩個字?

2. 宗大師為什麼在「別學後二波羅蜜多」時,才會廣講止觀呢?宗大師的心意是什麼?

第五講

1. 「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宗大師引證的依據是什麼?

2. 所有的善法都是止觀的果嗎?那麼止觀是什麼樣的次第才能修起的呢?

3. 還沒有到修所成的人——非常非常努力修行,可是因為他沒有到修所成——那這樣的人的心中是不是沒有任何的功德了呢?他們心中的聞所成、還有思所成的功德,到底算不算功德?

4. 如果(上一題答案)是功德的話,這個人根本也沒有獲得奢摩他與毘缽舍那,因為他沒有到修所成,他心中的功德怎麼會是奢摩他與毘缽舍那的果呢?

5. 若沒有修習止觀,三乘的一切功德都不能成辦。我們能否對這一段得到定解呢?

🌺 歡迎您進入大慈恩網站,複習前幾講喔!

 

https://www.amrtf.org/zh-hant/online-course/course-master/course-master-zhenru/serenity-insight-introduction/